证监会:持续优化可持续披露制度,不盲目追求披露公司数量,综合考虑范围拓展步伐。

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证监会上市部一级巡视员毕晓英在10月16日召开的2025全球可持续发展领袖大会上表示,证监会将坚决支持和引导上市公司按照新的“国九条”要求进行高质量的可持续发展信息披露。毕晓英表示,证监会将指导沪深交易所根据企业需求,及时完善信息披露指引和指引的创建,并将于明年开展强制披露后的政策评估,不断优化信息披露制度。 “我们不会一味地追求披露公司数量,但会扩大适用范围,提高质量 毕小英表示,在政策持续引导下,上市公司不断扩大披露范围、提高质量,彰显了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成果。具体来说,披露率持续提高。今年共有1869家上市公司披露了信息披露内容。 2024年可持续发展报告,整体披露率达到34.7%,较前两年提升约10个百分点。披露公司市值约占总市场的70%,已有612家公司披露了社会责任报告。可以说,几乎一半的参与市场的公司都系统地披露了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信息。无能力。披露将更加详细和客观。从披露报告的公司来看,99.3%的公司在报告中披露了量化指标,其中超过80%的公司披露了25项及以上量化指标。在各利益相关方普遍关心的气候信息方面,62.1%的企业披露了与气候相关的风险和机遇类型,65.9%的企业披露了温室气体排放量,较上年的57.5%大幅上升。可持续治理进一步加强。企业正逐步从披露后端向前端治理和管理拓展。已披露相关报告的公司。其中,67.3%建立了治理体系。 63.9%的企业披露战略信息,44.0%的企业制定并披露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量化目标。披露的主题更加具体和实质性。中号有上市公司表示,该指引的出台使得其企业可持续发展披露更加具体。企业虽然一开始很困惑,但逐渐有了明确的目标,也降低了学习其他国家和国际标准的成本。 《指引》出台以来,应对气候变化、反不正当竞争、中小企业平等待遇等问题明显受到上市公司的关注。提高可持续性评级。截至去年底,沪深证券交易所已有三分之一的上市公司提升了MSCI ESG评级,拥有世界级评级(AAA、AA)的上市公司比例从五年前的0增至7.2%。 ESG评级提升已成为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和丰硕业绩的重要体现。持续标准化毕晓英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坚持“积极学习、聚焦自我、综合全面、突出特色”的原则,坚定不移地逐步完善制度。下一步,证监会将指导沪深交易所根据披露指引和业务需要及时提供信息。明年强制披露后,我们将继续完善信息披露制度,制定指引并开展政策评估。毕晓英表示,目前交易所的披露指引要求对指数样本中的部分重点公司以及境内外同时上市的公司进行强制披露,涉及约400家公司。虽然披露要求的公司数量不多,但其市值已占较多比例。占整个市场的一半以上。 2026年,企业将首次被要求披露信息。鉴于95%的企业已经提前披露了可持续发展和社会责任报告,实施指南有充分的基础。对于强制披露范围内尚未披露的企业,监管部门强化具体指导,帮助企业进行初步披露。我们要求交易所这样做。与此同时,数千家公司自愿披露其可持续发展报告。可以说,目前的披露范围总体上是在能够满足各类投资者需求的范围内。鼓励不承担信息披露义务的中小企业量力而行,没有强制要求。 “我们不会一味地追求披露公司数量,而是会综合考虑毕晓英表示,证监会将继续坚持实践方向,引导上市公司引入新的发展理念,支持碳达峰和碳中和,在高质量发展的基础上编制可持续发展报告。 提高可持续发展意识,指导证券交易所、上市公司协会加强公司培训,提供更多例子帮助企业识别和披露可持续发展领域的关键风险和机遇。同时,我们将继续规范可持续披露,加强监管,鼓励内容更加平衡、披露更加有针对性、更加真实。
(编辑:蔡青)

中国经济网声明res:股市信息由活跃的媒体和合作机构提供。这是作者的个人观点。仅供投资者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采取相应行动,风险自担。

发表评论

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