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有版权归中国经济网所有。
中国经济网新媒体矩阵
网络广播视听节目许可证(0107190)(京ICP040090)
农民报中国农村网记者唐迪先生说:“我种田20多年了,但夏玉米亩产突破2000公斤还是第一次!”收获玉米田面积3855亩,标准含水率亩产达到1017.48公斤,创下保定市夏玉米单产最高纪录。 “今年的丰收是通过新品种、新农机、新耕作技术的运用,取得的丰收。”农民王爱勇高兴地说。据王爱勇介绍,他是当地一名农业专业高级管理人员。它于2013年开始租赁土地用于农业,目前农场面积为1300英亩。多年来,他不断学习农业技术,特别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当地农业农村局的工程师,成立了自己的“农机合作社”。公司采购了密播种机、旋耕机、高端无人机等先进机械20余台,聘请了农机操作员和无人机操作员8名。 “所有高产玉米新品种都是在农业技术专家的指导和支持下种植的,机械操作齐全,水肥管理及时,玉米棒子大,籽粒饱满。”今年我们下了很多雨。我们的技术人员将城市地块转包,深入田间地头帮助农民。为保障玉米等秋粮优质高产,结合土壤稠度、生长等因素,提供“大小行密植”、“苗期化学管理”、“水肥一体化”等监测服务和指导。玉米时期。曲阳县农业农村局首席农艺师张守明表示,在技术层面,依托合作社、家庭农场、种粮规模化生产企业示范种植,帮助当地及周边村庄推广品种和种植技术,凭借“整齐划一”,出苗率提高4%以上,亩均出苗数为 6500,玉米种植质量有保证。 “这次以‘吨粮’计量玉米产量,不仅是数字产量的突破,也是全县农业产业发展的里程碑。”张守明说,在国家级项目的支持下,该县不断推动玉米单产提高。通过密植引导、水肥一体化、科学管理,诸多关键 喷涂、驾驶、点对面、面对面等技术大力推广扩大单位面积、提高产量,创建了700亩科研田,集好土地、好种子、好机遇、好方法于一体,建成10个“千方亩”、2个“万亩”。这带动了该县秋季玉米等粮食生产水平持续提高。